河南法治报记者 张杰 宁晓波 实习生 门洋西
“柴王推车”“三娘教子”“五子登科”……一幅幅色彩艳丽的木版年画整齐铺展在展台上,还有几百幅各色各样的木版年画整齐码放在靠墙的展架上。7月21日,河南法治报记者走进开封市祥符区朱仙镇万同老店木版年画作坊,被其中一幅年画吸引了注意力——画上的钟馗怒目圆睁,手持宝剑直指下方象征毒品的“小药丸”“针剂”,身前有一块兽面纹的圆形盾牌。在人物的左右两侧,还分别印有“健康生活”“拒绝毒品”8个大字。
从传统文化中提取元素
“毒品对社会的危害触目惊心,而木版年画从诞生起就有提醒、告诫的功能,所以把木版年画与禁毒主题结合是非常合理且有必要的。”朱仙镇木版年画省级代表性传承人、万同老店木版年画作坊第五代传人张继中指着这幅禁毒主题木版年画,向河南法治报记者讲述了创作初衷。
与木版年画打了33年交道的张继中表示,已有1000多年历史的木版年画,之所以能在历史发展的长河中生生不息,就是因为它一直承担着传播和宣传正能量的社会责任。去年,他看到社会上一些禁毒宣传的内容后突发奇想,想要创造一个禁毒主题的木版年画作品,便开始着手设计。
展开剩余52%“钟馗被认为能够驱邪镇宅,代表着社会正能量。毒品是新时代的‘妖邪’,所以我在设计中融入了钟馗的形象,借其‘驱邪扶正’的文化寓意,传递禁毒理念。”张继中说,在设计画稿时,他将钟馗手中的判官笔换成象征正义的宝剑,强化“斩杀毒魔”的警示意味;加入盾牌元素,象征“保护自己、珍爱生命”;用带有权威和信任寓意的印章展现“健康生活”“拒绝毒品”8个字,增添警示意义。
把孩子的好奇当作教育契机
张继中常常把这幅禁毒主题的木版年画当作“特殊教材”,带着它走进校园参加各种非遗宣传活动,或者供来店研学的青少年学习观看。
“‘趟子’要快速均匀地拂过纸张,确保宣纸和下面的木板完全贴合……”记者采访当天,几个孩子走进万同老店,张继中指导他们用禁毒主题的木版年画体验印刷技艺,还给他们讲了这幅木版年画的设计元素。
孩子们看到这幅木版年画的时候,常常问他:“老师,画面里的人物是谁?为什么画面上还有小药丸?”对此,张继中说:“我把孩子的好奇当作教育的契机,借机给他们讲解毒品的危害,告诫他们要拒绝诱惑,在他们心中播下禁毒的种子。”
张继中告诉记者,今后,他还会创作更多禁毒主题的木版年画,在守护传统文化根脉的同时,让朱仙镇木版年画成为守护美好生活的文化盾牌,为筑牢新时代禁毒防线贡献非遗力量。
一鼎盈配资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